西北地区侏罗纪原始沉积区恢复

被引:16
作者
薛良清
李文厚
宋立珩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北京
[2] 西北大学地质系!西安
[3] 新星公司石油地质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西北地区; 侏罗纪; 原始沉积区; 恢复;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0.04.010
中图分类号
P539 [各类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边缘相分析、地层接触关系分析、古水流系统分析和构造格架分析并结合侏罗系残余露头与残余沉积体系分布 ,对早—中侏罗世和中—晚侏罗世的原始沉积区进行了恢复 ,发现早—中侏罗世的沉积范围要比现今残存的沉积范围大得多 ,而中—晚侏罗世的沉积范围与现今残存的沉积范围相比则变化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3+566 +56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中国西北地区侏罗纪原型盆地与演化特征
    靳久强
    赵文智
    薛良清
    孟庆任
    [J]. 地质论评, 1999, (01) : 92 - 104
  • [2] 西北地区侏罗纪地质事件及其在地层划分对比中的意义
    符俊辉
    [J]. 沉积学报, 1998, (03) : 147 - 152
  • [3] 西北地区侏罗系的三角洲沉积
    李文厚
    周立发
    赵文智
    薛良清
    [J]. 地质论评, 1998, (01) : 63 - 70
  • [4] 中国侏罗-白垩纪含煤地层与聚煤规律[M]. 地质出版社 , 王思恩等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