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怎样实践学术本土化——以国家—社会关系范式的应用为例

被引:20
作者
陈映芳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关键词
本土化; 国家—社会; 西方—中国; 社会科学; 经验世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03 [科学的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本土化"是一个充满张力的议题。当以人类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在国内整体上被窄化为中国现实问题研究时,"本土化"不仅会限定学者的探索目标和问题意识,在实际的理论和方法的应用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偏差和扭曲,比如以"中国的需要"为基准来对外部理论进行拿来主义的功利的切割。就学界整体而言,如果学者对"西方—中国"的知识分类习以为常,对"为现实之需"的学术宗旨深信不疑,又对探索人类社会的命运及普遍问题缺乏兴趣,在这种学术生态下,学者所实践的本土化、所提炼的特殊性对人类社会及社会科学的意义,也难免是有限的甚至是可疑的。走出困境,我们需要重构经验世界,这有赖于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综合、全面的发展,也有赖于社会科学研究者基于规范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训练基础上的对历史和文化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城市中国的逻辑[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陈映芳, 2011
[3]  
《国家と社会/[シリーズ.アジアから考える4]》 .2 沟口雄三编. 东京大学出版会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