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高原太阳辐射能收支的季节变化

被引:35
作者
季国良,吕兰芝,邹基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大气物理研究所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藏北高原,辐射收支,季节变化,地面加热场;
D O I
10.19912/j.0254-0096.1995.04.002
中图分类号
S161.1 [日照、辐射];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利用藏北高原五道梁所获取的一年地面辐射观测资料(1993年8月一1994年7月),计算分析了该地区26个晴天个例的辐射收支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大气透明度高,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强,太阳总辐射3月的剧增和10月的锐减造成地面加热场强度的突变,影响高原行星边界层内平均气压系统的季节性转换,地表反射率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地表反射率为0.19—0.25,冬季则高达0.30—0.34;太阳紫外总辐射较平原地区强,夏半年紫外总辐射与太阳总辐射的比值超过4%,冬半年则在3.5%左右;地表有效辐射较强,其年变化特征为春、秋季有效辐射强,冬、夏季较弱;地表净辐射夏季强,冬季弱,12月份净辐射日总量可出现负值,但由于冬季土壤中有部分热量释放弥补了地表净辐射的亏损,致使该地区全年地面加热场可能均为热源,夏季加热强度较大,冬季则非常弱,11一1月加热强度仅为1—2MJm-’·d-’。
引用
收藏
页码:340 / 34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HEIFE绿洲区的太阳紫外辐射 [J].
江灏 ;
季国良 ;
吕兰芝 .
高原气象, 1994, (03) :123-129
[2]   干旱地区绿洲和沙漠辐射收支的季节变化 [J].
季国良 ;
邹基玲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4, (03) :100-106
[3]   晴天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的观测结果和统计计算方法 [J].
白建辉 ;
王庚辰 .
太阳能学报, 1993, (04) :364-370
[4]   晴天地面太阳紫外总辐射的观测结果和统计计算方法 [J].
白建辉 ;
王庚辰 .
太阳能学报, 1993, (04) :364-370
[5]   张掖地区的光合有效辐射特征 [J].
季国良 ;
马晓燕 ;
邹基玲 ;
吕兰芝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3, (02) :141-146
[6]   黑河地区夏末太阳辐射特征的初步分析 [J].
邹基玲 ;
侯旭宏 ;
季国良 .
高原气象, 1992, (04) :381-388
[7]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J]. 季国良,姚兰昌,袁福茂,杨化镒.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02)
[8]  
1982年冬季青藏高原地面和大气的加热场特征[J]. 季国良,姚兰昌,袁福茂,杨化镒.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6(02)
[9]   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区的辐射与气候 [J].
季国良 .
高原气象, 1985, (S2) :10-20
[10]   青藏高原改则地区的辐射特征 [J].
袁福茂 .
高原气象, 1985, (S2) :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