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的细胞胚胎学机理探讨

被引:24
作者
王艳杰
申家恒
机构
[1] 不详
[2] 哈尔滨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生物系
[3] 不详
关键词
花粉管通道法; 途径; 转化机理; 外源DNA导入; 受精间隔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2 [植物基因工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从细胞胚胎学出发,从理论上对花粉管通道、花粉管通道法的转化机理进行了研究。认为,外源DNA进入胚囊的途径,即外源DNA沿着连接柱头与胚囊的花粉管外界面渗入胚囊;外源DNA转化的受体应为合子;外源DNA转化的时期应限定在精卵融合至合子分裂前这一段时期,此时合子细胞壁尚未封闭;外源DNA转化受体的机制可能是外源DNA与处于原生质体状态的合子的随机融合。强调在应用此方法时,应对植物雌蕊结构以及受精经历的时间有全面了解,并列出了一些重要植物授粉后受精过程各阶段的时间,对外源DNA导入部位和方法提出了建议,并分析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转化率较低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提高棉花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率的研究 [J].
马盾 ;
黄乐平 ;
黄全生 ;
孟庆玉 ;
危晓薇 ;
陈勋基 ;
美丽古丽 .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01) :10-12
[2]   小麦花粉管通道及子房注射法转化Anti-TrxS基因 [J].
尹钧 ;
余桂荣 ;
任江萍 ;
李磊 ;
宋丽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5) :776-780
[3]   花粉管介导的水稻转bar基因植株后代除草剂抗性遗传 [J].
王才林 ;
赵凌 ;
宗寿余 ;
朱镇 .
作物学报, 2004, (04) :403-405
[4]   羊草受精作用及其胚与胚乳早期发育的观察 [J].
卫星 ;
申家恒 .
西北植物学报, 2004, (01) :31-37
[5]   花粉管通道法在植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J].
李长缨 ;
简元才 .
生物学杂志, 2000, (01) :10-11
[6]   花生的双受精作用 [J].
邢树平,席湘媛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1) :33-38
[7]   春小麦受精过程及其各阶段持续时间的研究 [J].
申家恒 ;
王谱 ;
李慧蓉 ;
殷华 .
作物学报, 1983, (02) :79-83+145
[8]  
植物分子育种[M]. 科学出版社 , 林栖凤主编, 2004
[9]  
被子植物受精生物学[M]. 科学出版社 , 胡适宜, 2002
[10]  
植物基因工程[M]. 科学出版社 , 王关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