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北京市区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微观形貌类型

被引:7
作者
邵龙义
刘君霞
宋晓焱
牛红亚
张芳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奥运会; 残奥会; 大气颗粒物; 微观形貌;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2008年8月和9月,北京市成功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对这段时间在北京市区(中国矿业大学校园综合楼五层,距奥运村3 km)采集的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和微观形貌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奥运会期间,北京市区大气PM10和PM2.5的日均质量浓度分别小于国家PM10二级标准(150μg/m3)和美国EPA的PM2.5二级标准(65μg/m3),12 h的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7.64~81.63μg/m3和1.91~54.59μg/m3;残奥会期间,12 h的PM10质量浓度范围为33.83~106.36μg/m3,没有超标,PM2.5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15.29~88.30μg/m3,其中出现了3 d超标天,分别为9月6日、7日和14日;从奥运期间PM2.5/PM10的比值(0.26~0.86,大部分值大于0.5)可以看出,奥运期间北京大气颗粒物以细粒子为主。与往年相比,颗粒物质量浓度出现大幅下降趋势。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样品的微观形貌类型主要有球形颗粒、烟尘集合体、不规则矿物和未知颗粒,其数量-粒径分布主要呈单峰分布,峰值均在0.1~0.2μm范围,其中球形颗粒明显占多数。各种分析数据均显示,残奥会期间样品比奥运会期间样品污染要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期间PM质量浓度演变特征及成因 [J].
胡婧 ;
程水源 ;
苏福庆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12) :1395-1402
[2]   北京地区PM的成分特征及来源分析 [J].
徐敬 ;
丁国安 ;
颜鹏 ;
王淑凤 ;
孟昭阳 ;
张养梅 ;
刘玉彻 ;
张小玲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7, (05) :645-654
[3]   我国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关系 [J].
阚海东 ;
陈秉衡 .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06) :422-424
[4]   细微大气颗粒物PM2.5及其研究概况 [J].
杨复沫 ;
马永亮 ;
贺克斌 .
世界环境, 2000, (04) :32-34
[5]   燃煤电厂飞灰物质成分筛分磁选实验研究 [J].
汤达祯 ;
Colin Harvey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0, (05) :26-29
[6]   Characterization of airborne individual particles collected in an urban area, a satellite city and a clean air area in Beijing, 2001 [J].
Shi, ZB ;
Shao, LY ;
Jones, TP ;
Whittaker, AG ;
Lu, SL ;
Bérubé, KA ;
He, T ;
Richards, RJ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3, 37 (29) :4097-4108
[7]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aerosols using SEM-microscopy, X-Ray analysis and Lidar measurements [J].
Kasparian, J ;
Frejafon, E ;
Rambaldi, P ;
Yu, J ;
Vezin, B ;
Wolf, JP ;
Ritter, P ;
Viscardi, P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8, 32 (17) :2957-2967
[8]  
北京市冬季大气颗粒物污染水平和影响因素研究.[A].车瑞俊;刘大锰;袁杨森;.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2007,
[9]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及生物活性研究.[M].邵龙义等; 著.气象出版社.2006,
[10]  
空气污染对呼吸健康影响研究.[M].魏复盛;(美)R.S.Chapman等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