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治理模式转型研究——以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沈兴兴 [1 ]
许开鹏 [2 ]
曾贤刚 [1 ]
张鸿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2]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
[3] 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东洞庭湖; 治理模式; 多方共治;
D O I
10.14026/j.cnki.0253-9705.2015.23.007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国自然保护区当前治理模式下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资源管理权属不清、资金机制不合理、缺乏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等问题。本文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提出现阶段我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采取多方参与、权责清晰、共同决策、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的共同治理模式的建议,并基于案例保护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地调研,针对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的多方共治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建议,对新构建的多方共治模式所需要建立的配套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Distribution and Use of Income from Bushmeat in a Rural Village, Central Gabon [J].
Coad, L. ;
Abernethy, K. ;
Balmford, A. ;
Manica, A. ;
Airey, L. ;
Milner-Gulland, E. J. .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0, 24 (06) :1510-1518
[2]  
自然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助方案研究.[D].王蕾.北京林业大学.2010, 09
[3]   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综合影响的认知研究——以陕西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J].
韩锋 ;
王昌海 ;
赵正 ;
任艳梅 ;
温亚利 .
资源科学, 2015, 37 (01) :102-111
[4]   候鸟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案例研究 [J].
杨道德 ;
邓娇 ;
周先雁 ;
张志强 ;
晏玉莹 ;
张鸿 ;
何玉邦 ;
王伟 ;
李俊生 .
生态学报, 2015, 35 (06) :1891-1898
[5]   基于公共物品特征视角的自然保护区政策研究 [J].
王昌海 ;
温亚利 ;
杨莉菲 .
林业经济问题, 2010, 30 (04) :292-297
[6]   秦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对自然资源经济依赖度研究——以佛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例 [J].
王昌海 ;
温亚利 ;
杨丽菲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315-1322
[7]   珲春自然保护区居民对野猪的容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周学红 ;
马建章 ;
张伟 ;
肖文礼 .
资源科学, 2008, (06) :876-882
[8]   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 [J].
陈学琴 ;
聂华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4) :4264-4266
[9]   中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周建华 ;
温亚利 .
环境保护, 2006, (21) :60-63
[10]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 [J].
苏杨 .
农村生态环境, 2004, (01)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