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类型的中国反弹效应测算及其分解

被引:9
作者
刘宇 [1 ]
周梅芳 [2 ]
王毅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2]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反弹效应; 能源效率; 能源类型; CGE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能源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能效改进所引起的能耗反弹问题已成为能源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针对已有研究基于复合能源维度探讨反弹效应的不足,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引入反弹效应测算模块的中国静态CGE模型,研究不同类型能源效率改进的节能效果和反弹差异,并将其在生产侧和消费侧进行分解。在分别提高所有生产部门一次能源使用效率和二次能源使用效率两种情景下,我们发现提高二次能源使用效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大,带来的能源节约也更多。就反弹效应而言,两种情景的反弹效应在9.6%-27.9%范围间,但提高一次能源使用效率带来的反弹效应要普遍大于提高二次能源使用效率带来的反弹。这意味着,能效改进的能源类型选择将关系到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反弹效应在生产侧和消费侧的分解则显示,生产侧的能效改进会刺激消费侧能耗增加,而且来自消费侧的能耗增加在二次能源品种的反弹效应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成品油和燃气。综上,我们认为不论从经济表现还是反弹效应来看,提高二次能源使用效率都是比较理想的能源类型选择,这是以往研究未曾注意到的。同时,由于反弹效应的存在确实降低了能效政策的有效性,因此政府在制定能效政策时可通过对冲能效改进带来的能源服务价格下降来减缓能耗反弹。引导和规范居民的用能观念和用能行为也是减缓反弹效应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对能源需求远未饱和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回弹效应与能源效率政策的重点产业选择 [J].
胡秋阳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28-140
[2]   能源回弹效应的理论模型与中国经验 [J].
邵帅 ;
杨莉莉 ;
黄涛 .
经济研究, 2013, 48 (02) :96-109
[3]   生产部门提高能源效率的宏观能耗回弹分析 [J].
李元龙 ;
陆文聪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1) :44-49
[4]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反弹效应研究 [J].
国涓 ;
郭崇慧 ;
凌煜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11) :114-126
[5]   基于技术进步的中国能源消费反弹效应——使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J].
刘源远 ;
刘凤朝 .
资源科学, 2008, (09) :1300-1306
[6]  
International spillover and rebound effects from increased energy efficiency in Germany[J] . Simon Koesler,Kim Swales,Karen Turner.Energy Economics . 2015
[7]  
Direct energy rebound effect for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in China: A dynamic panel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J] . Yue-Jun Zhang,Hua-Rong Peng,Zhao Liu,Weiping Tan.Energy Policy . 2015
[8]  
Regional energy rebound effect: The impact of economy-wide and sector level en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Georgia, USA[J] . Xuewei Yu,Juan Moreno-Cruz,John C. Crittenden.Energy Policy . 2015
[9]  
Firm ownership, China’s export related emission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issue[J] . Xuemei Jiang,Dabo Guan,Jin Zhang,Kunfu Zhu,Christopher Green.Energy Economics . 2015
[10]  
Measuring energy rebound effect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n economic accounting approach[J] . Boqiang Lin,Kerui Du.Energy Economics .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