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发展模式下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基于空间分析的视角

被引:60
作者
林伯强 [1 ]
黄光晓 [2 ]
机构
[1] 新华都商学院
[2] 厦门大学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排放; 梯度发展模式; 空间计量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我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梯度发展模式下的中国区域碳排放空间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区域碳排放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和空间收敛特征,而且由于现有梯度发展模式强化了空间集聚效应,导致中国区域碳排放呈现"俱乐部收敛"的特征。进一步我们分析了未来中国区域碳排放份额的变化趋势,指出政府在下一步减排政策的制定中应把握区域碳排放的演化趋势,通过建立碳交易市场或碳税等区域碳排放平衡机制,才能更加公平有效地实现中国碳减排目标,同时更好地促进中国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空间依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重新解读中国的EKC假说 [J].
魏下海 ;
余玲铮 .
探索, 2011, (01) :100-105
[2]   碳强度约束下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收敛性研究 [J].
孙传旺 ;
刘希颖 ;
林静 .
金融研究, 2010, (06) :17-33
[3]   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 [J].
许广月 ;
宋德勇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5) :37-47
[4]   我国省域碳排放量与经济发展的GWR实证研究 [J].
宋帮英 ;
苏方林 .
财经科学, 2010, (04) :41-49
[5]   中国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J].
胡玉莹 .
当代财经, 2010, (02) :29-36
[6]   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 [J].
张雷 ;
黄园淅 ;
李艳梅 ;
程晓凌 .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211-217
[7]   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 [J].
吕冰洋 ;
余丹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60-72+205
[8]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9]   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 [J].
查冬兰 ;
周德群 .
系统工程 , 2007, (11) :65-71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J].
沈坤荣 ;
马俊 .
经济研究, 2002, (01) :33-3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