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模糊聚类分析对北京东南郊的河流污染状况进行分类

被引:8
作者
朱新源
刘来福
徐汝梅
机构
[1] 北京市环保所
[2]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模糊聚类分析; 新源; 急性毒性; 可测; 河流污染; 水污染; 北京市; 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 污水生物系统; 主成分分析; 多元分析; 明沟; 采样点; 模糊等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早在19世纪中,有些水生生物工作者就注意到水污染引起水生生物群落改变的现象。以后的许多工作者相继地提出了一系列的用以监测评价水体污染的生物划带方法(Hawkes,1976)。但是,至今所有的方法在应用上都还存在不少的问题(Pittwell,1975)。 本世纪的50年代以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水源不足的现象成为普遍严重的问题。同时,环境污染研究也发展很快,对污染的本质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得出了污染的本质是生态学问题的论断。污染物进入生态系统,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本身及其生存条件。因此,逐渐地确立起生态学在环境科学中的应有地位。从原来生态学只是监测评价环境污染的许多方法之一种方法,变成为监测污染,控制污染以及采取任何的环境污染对策都必须依据生态学的原则。对被污染的水域(无论是湖泊或河流)都应该从生态系统的整体去考虑和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模糊数学简介(Ⅰ) [J].
汪培庄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1980, (02) :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