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与中国粮食生产

被引:33
作者
王效科
李长生
欧阳志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粮食生产; 二氧化碳; 甲烷; 氧化亚氮; 生物地球化学模型;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3.04.001
中图分类号
X169 [环境空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用占世界8%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上1/5的人口,粮食生产已经基本满足了现有人口的需求。但是,生产粮食会向大气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面对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在粮食生产中,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碳固定能力及减少N2O和CH4的排放,直接关系着中国粮食生产的未来发展。文章分析全球和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粮食生产的作用和意义;利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DNDC和中国农业生产数据库,估算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的土壤碳动态和N2O排放;通过情景分析(Scenario),预测在不同方案下,中国农田生态系统碳动态和N2O的排放量;提出了我国未来粮食生产应该采取的对策和技术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分布格局研究 [J].
王效科 ;
庄亚辉 ;
李长生 .
生态学报, 2001, (08) :1225-1232
[2]   中国甲烷排放现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李晶 ;
杨昕 ;
王秀玲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2) :67-75
[3]   中国地区氧化亚氮排放量及其变化的估算 [J].
王少彬 ;
苏维瀚 .
环境科学, 1993, (03) :42-46+92
[4]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M].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