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城市理论的概念模型辨析:基于“目标定位-运行机制”的分析框架

被引:8
作者
杨东峰 [1 ]
殷成志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规划系
[2]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可持续城市; 可持续发展; 概念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5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近年来,针对可持续城市的复杂理论议题,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多元化的概念模型。然而,理论的复杂性和模型多元化,引发了可持续城市建设实践当中的观点分歧及政策争议,从而影响到可持续城市理论的实践价值。现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本原入手,基于"目标定位-运行机制"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将既有的可持续城市概念模型归纳为3种主要的范式类型:①物质空间改良范式——如紧凑城市、宜居城市和区域城市等;②活动行为调整范式——如慢速城市、安全城市、健康城市和绿色城市等;③复杂系统重构范式——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包容城市和弹性城市等。并对这些概念模型的理论内涵进行辨析,以实现对可持续城市理论的系统化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健康城市——发展历程、建设方法和评估机制 [J].
Evelyne de Leeuw ;
郑英杰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 (01) :8-11
[2]  
Horizon 3 Planning: Meshing Liveability with Sustainability[J] . Peter W Newt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 2007 (4)
[3]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sustainable urban form [J].
Holden E. .
Journal of Housing 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2004, 19 (1) :91-109
[4]  
A Theory of the Good City Form .2 Kevin Lynch. The MIT Press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