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日本的造村运动

被引:36
作者
陈磊
曲文俏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日本; 造村运动; 一村一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31.3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日本造村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其主要做法包括培育各具优势的产业基地,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产品的生产流通,开展多元化的农民教育,创设合理的融资制度,促进农村文化建设等。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造村运动取得了巨大成效,主要表现在基本消灭了城乡差别,增加了农民收入,刺激了农村多元化的消费,运动的内容由农业扩展到整个生活层面,运动的地域也由农村延伸到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发展情况 [J].
李清泽 .
世界农业, 2006, (03) :35-36
[2]   日本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J].
刘慧明 .
市场周刊(研究版), 2005, (09) :70-71+69
[3]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改革新动向 [J].
黄锦龙 .
中国农技推广, 2005, (09) :22-23
[4]   日本农协(1) 农协产生的背景 [J].
尹丽辉 .
湖南农业, 2005, (06) :6-6
[5]   日本农协金融的早期发展概况及启示 [J].
高伟 .
济南金融, 2005, (05) :48-50
[6]   日本农业发展经验借鉴 [J].
任英 .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5, (03) :46-48
[7]   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及其启示 [J].
李乾文 .
世界农业, 2005, (01) :32-35
[8]  
5次产业论[M].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周镇宏著, 2003
[9]  
现代日本经济论[M]. 辽宁大学出版社 , 金明善著, 1996
[10]  
一村一品运动[M]. 上海翻译出版社[日]平松守彦,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