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济纳绿洲沙漠化对柽柳群落影响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赵雪
张小由
李启森
周茅先
机构
[1] 烟台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山东烟台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关键词
额济纳绿洲; 柽柳群落; 沙漠化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柽柳群落是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重要的荒漠河岸林,有河滩和沙地两个亚群系。通过对该区域的考察和对植物群落、土壤的取样分析,表明了在绿洲因水资源短缺而发生环境恶化的过程中,两个亚群系均产生了群落衰退,包括群落种类组成趋向柽柳单一种群,当年生物量占现存生物量比率下降,枝条枯死率上升,而群落盖度、植丛高度、丛幅等无显著变化,因此评估沙漠化的指标应以枝条枯死率为主。土壤表层盐分、有机质和机械组成在河滩系列变化较缓,沙地系列较强烈。在水资源持续短缺情况下,柽柳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柽柳全部死亡后直接演变成裸地和流沙。柽柳群落是额济纳绿洲面积最大的群落类型,因而也是阻止、延缓绿洲沙漠化的最后防线,应注意保护和抚育。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沙漠中部地区植被.[M].丘明新主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
[2]  
干旱生态学.[M].黄培〓编著;.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
[3]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M].(瑞典)斯文·赫定著;徐十周等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4]  
中国植被.[M].吴征镒主编;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5]   柽柳属植物抗旱性能研究及其应用潜力评价 [J].
张道远 ;
尹林克 ;
潘伯荣 .
中国沙漠, 2003, (03) :46-50
[6]   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时空演变分析 [J].
王涛 ;
吴薇 ;
薛娴 ;
张伟民 ;
韩致文 ;
孙庆伟 .
中国沙漠, 2003, (03) :24-29
[7]   北方农牧交错区沙漠化的生物过程研究 [J].
赵哈林 ;
赵学勇 ;
张铜会 ;
李玉霖 ;
苏永中 .
中国沙漠, 2002, (04) :2-8
[8]   浅析额济纳河水资源的变化对其流域天然植被演化过程的影响 [J].
秦建明 ;
黄永江 .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1999, (04) :144-146
[9]   短穗柽柳幼苗水分状况研究 [J].
姚晓玲 ;
黄培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1) :87-90+95
[10]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环境退化及综合治理 [J].
龚家栋 ;
董光荣 ;
李森 ;
高尚玉 ;
肖洪浪 ;
申建友 .
中国沙漠, 1998, (01) :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