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转型路径与双边贸易失衡的定量分析——基于对垂直专业化和转口贸易修正后的双边贸易数据

被引:3
作者
李冀申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关键词
全球生产网络; 双边贸易失衡; 垂直专业化; 转口贸易;
D O I
10.13516/j.cnki.wes.2012.10.006
中图分类号
F752.6 [进出口贸易概况];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01 ; 070104 ;
摘要
在讨论全球生产网络转型时,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真实贸易往来情况是重要的研究基础。由于受到进口中间品价值转移和香港地区转口贸易的双重影响,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不能准确反映中国的双边贸易往来情况。本文着重于修正上述影响,并通过分析修正后的双边贸易数据和竞争力权重变化,揭示出中国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转型路径。本文认为,中国所处的生产网络是一个由美、英、德、法等国构成的需求层面与由中、日、韩等国构成的供给层面共同组成的供需体系。目前,在华跨国企业有将生产过程逐步向生产链上游拓展的趋势,东亚生产网络中的非核心中端部分呈现中国本土化和内部化特征。同时,处于生产链下游的低端劳动密集型行业正在向中国以外转移。这种向生产链上游拓展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弥补低端行业转出中国所带来的缺口,中国出口增长放慢的趋势短期内不会显著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88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的定量分析 [J].
李冀申 ;
王慧娟 .
财贸经济, 2011, (12) :102-106
[2]   国际分工与美中贸易逆差:以iPhone为例 [J].
邢予青 ;
Neal Detert .
金融研究, 2011, (03) :198-206
[3]   产品内分工视角的中国外贸顺差及其利益分析 [J].
马野青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0, (01) :27-36
[5]   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 [J].
卢锋 ;
刘鎏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357-380
[6]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
Hummels, D ;
Ishii, J ;
Yi, KM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1, 54 (01) :75-96
[7]  
HowMuchof Chinese Exportsis Really Madein China?Assessing Domestic Value-added withProcessing Trade is Pervasive .2 Koopman,R,Wang Z,Wei S. NBER Working Paper No14109 .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