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如何提高酱油生产中的氨基酸生成率
被引:3
作者
:
黄仲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酿造科学研究所
黄仲华
机构
:
[1]
上海酿造科学研究所
来源
:
中国酿造
|
1987年
/ 04期
关键词
:
生成率;
氨基酸氮;
曲料;
曲箱;
酱油生产;
酿造;
全氮利用率;
低盐固态发酵工艺;
氨基酸;
氨基羧酸;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酱油酿造工艺,在我国主要有:1.低盐固态发酵法;2.高盐稀态发酵法;3.先固后稀发酵法;4.无盐固态发酵法四类。低盐固态发酵是六十年代出现的酱油生产新工艺,它具有发酵周期比高盐稀发酵法短,原料利用率较高,产品质量及风味比无盐发酵法好的特点,已在全国酿造行业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近年来全国各地投资了上亿元的金额发展酱油的生产,使酱油酿造工业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发展还很不平衡,生产好的工厂原料全氮利用率可达80%,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1+17 +17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