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含水量对机械压实后黑土团聚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王恩姮
赵雨森
陈祥伟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关键词
黑土; 机械压实; 团聚体; 平均重量比表面积; 前期含水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前期含水量下机械碾压处理后土壤干筛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破坏率(PAD0.25)、分形维数(D)、平均重量直径(MWD)、平均重量比表面积(MWSSA)等特征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对比研究了干湿处理条件下模拟机械作业过程中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黑土耕作区0~30 cm范围内团聚体组成上干筛团聚体以>2 mm粒级的团聚体比例最高,而水稳性团聚体则随着粒级的减小,比例逐渐增加。不同前期土壤含水量能够对机械压实黑土的团聚体组成分布、分形等特征产生影响,低含水量时,机械碾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团聚,但同等负荷下多次积累压实会削弱土壤的水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而在高含水量时,机械碾压相对更易对黑土团聚体产生负效应,加剧破坏、抑制团聚,降低其水稳定性和机械稳定性。同时发现,MWSSA与其他常用团聚体特征值PA0.25、MWD、D、PAD0.25的线性关系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说明MWSSA同样可以作为分析和研究土壤团聚体特征的有效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科学指导大机械作业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41 / 2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李辉信
    袁颖红
    黄欠如
    胡锋
    潘根兴
    樊后保
    [J]. 土壤学报, 2008, (02) : 259 - 266
  • [2] 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对坡面侵蚀的影响
    闫峰陵
    史志华
    蔡崇法
    李朝霞
    [J]. 土壤学报, 2007, (04) : 577 - 583
  • [3] 土壤团聚体形成与稳定机制及影响因素
    王清奎
    汪思龙
    [J]. 土壤通报, 2005, (03) : 415 - 421
  • [4] 长期定位监测黑土结构质量指标的分异研究
    王铁宇
    颜丽
    汪景宽
    关连珠
    朱平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4) : 144 - 147
  • [5] 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及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彭新华
    张斌
    赵其国
    [J]. 生态学报, 2003, (10) : 2176 - 2183
  • [6] 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
    杨培岭
    罗远培
    石元春
    [J]. 科学通报, 1993, (20) : 1896 - 1899
  • [7] 黑土开垦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关系
    沈善敏
    [J]. 土壤通报, 1981, (02) : 32 - 34
  • [8] 土壤实验实习教程[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陈立新编著, 2005
  • [9] 土壤物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秦耀东[著], 2003
  • [1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M]. 科学出版社 , 龚子同等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