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强化栽培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氮素利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陈惠哲
[1
]
朱德峰
[1
]
吴良欢
[2
]
林贤青
[1
]
张玉屏
[1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氮肥管理;
土壤微生物;
氮素利用;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7.04.014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高产杂交稻组合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为材料,设置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分别为50:30:20,60:10:30和40:20:40的不同氮肥管理,研究了强化栽培(SRI)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对土壤微生物及植株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下每穗粒数增加,不同处理的结实率差异不明显,不施氮肥千粒重下降。强化栽培下穗肥施入增加,其土壤的铵态氮含量提高。土壤铵态氮以穗分化期最高,在孕穗期、开花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土壤铵态氮含量较低,基本不足20 mg kg-1;而土壤硝态氮含量穗分化期最低,各处理之间均不到4mg kg-1,而孕穗期达到20mg kg-1以上,开花灌浆期略有下降,成熟期土壤的硝态氮含量高。强化栽培能促进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在穗分化期和孕穗期土壤微生物中放线菌含量最多,细菌次之,真菌量最少;灌浆期和成熟期细菌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量远低于前两者。细菌数以穗分化期较低,孕穗期快速上升,灌浆期略下降,成熟期最高。真菌量开花灌浆期低,成熟期高。土壤放线菌数量在穗分化后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后期施氮对放线菌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另外,在等量的氮肥水平下,增施穗肥有利于提高籽粒的含氮量,水稻的氮吸收利用率品种间差异较大,强化栽培下两优培九品种氮吸收利用率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687 / 69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