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循环模式的研究进展

被引:11
作者
徐永福
浦一芬
赵亮
机构
[1] LAPC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LAPC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碳循环; 碳循环模式; 海洋生态系统; 大气CO2;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 [海洋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从最简单的三箱模式开始简要回顾了海洋碳循环模式的发展历史,讨论了不同发展时期各种模式的特点,并指出了海洋吸收大气CO2的能力。近年来全球海洋环流碳循环模式经常使用简单生化过程,而在过程模式和一维模式中较详尽探讨生态系统在海洋碳循环的作用。最新的全球环流碳循模式估计海洋在20世纪80年代每年吸收大气CO2为1.5~2.2 GtC。还讨论了模拟海洋碳循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使用含显式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模式是研究CO2生物地球循环及其对全球变化响应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06 / 111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二氧化碳海气交换通量估计的不确定性 [J].
徐永福 ;
赵亮 ;
浦一芬 ;
李阳春 .
地学前缘, 2004, (02) :565-571
[2]   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 [J].
叶笃正 ;
符淙斌 ;
董文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4) :467-469
[3]   全球变化研究热点——碳循环 [J].
王凯雄 ;
姚铭 ;
许利君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1, (05) :4-9
[4]   生物泵在海洋碳循环中的作用 [J].
金心 ;
石广玉 .
大气科学, 2001, (05) :683-688
[5]   热带太平洋表面水中CO2对ElNio事件响应的数值模拟 [J].
邢如楠 ;
王彰贵 .
气象学报, 2001, (03) :308-317
[6]   水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对大气CO2的汇 [J].
严国安 ;
刘永定 .
生态学报, 2001, (05) :827-833
[7]   海洋碳循环模式(Ⅱ)──对印度洋的模拟结果分析 [J].
浦一芬 ;
王明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1, (01) :67-76
[8]   海洋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J].
张远辉 ;
王伟强 ;
陈立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5) :559-564
[9]   海洋碳循环模式(I)——一个包括海洋动力学环流、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二维碳模式的建立 [J].
浦一芬 ;
王明星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2) :129-140
[10]   海洋环流模式模拟自然和核辐射C的分布 [J].
金心 ;
石广玉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3) :34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