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评析——以国外大城市“多中心空间模式”为基点

被引:2
作者
谢菲
机构
[1] 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同心圆模式; 多中心空间模式; 城市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二战后,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等因素的变革,国外大城市(或区域)如伦敦、巴黎、洛杉矶、东京、德国鲁尔地区等,空间组织结构出现了区别于传统工业城市的不同特征,即多中心空间模式。该模式有其重要的理论依托,时至今日,仍旧是国外城市学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部分学者为解决中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开始关注国外大城市多中心空间模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对国外大城市(或区域)多中心空间模式的理论演进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以此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方多中心城市区域研究进展 [J].
覃成林 ;
李红叶 .
人文地理, 2012, 27 (01) :6-10
[2]   国外多中心规划理念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借鉴作用 [J].
杨振山 ;
蔡建明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4) :71-77
[3]   多中心化对提升大都市区竞争力的利与弊——以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为例 [J].
巴特兰布雷特 ;
陈熳莎 .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01) :41-45
[4]   论大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 [J].
王光荣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23-27
[5]  
基于区域整体的郊区发展[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刘健, 2004
[6]  
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王必达著, 2004
[7]  
城市管理创新[M]. 同济大学出版社 , 王郁著, 2004
[8]  
集聚与扩散[M].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顾朝林等著, 2000
[9]   DECENTR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J].
Schragger, Richard C. .
VIRGINIA LAW REVIEW, 2010, 96 (08) :1837-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