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深水沉积中的遗迹化石

被引:9
作者
施振生
朱筱敏
胡斌
郭长敏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 焦作工学院
关键词
遗迹化石; 陆相沉积; 沉积环境; 济阳坳陷; 车镇凹陷; 古近系; 沙河街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岩心观察和标本鉴定,在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一段深水沉积中识别出大量遗迹化石,包括Mermoides chezhenensis、Helminthopsis sp 、Gordia sp 、Helminthoidichnitessp 、Planolitesbeverlegensis、Neonereitesuniserialis和Planolites sp ,它们是无脊椎动物线虫、节肢动物、环节动物和腹足类等形成的牧食迹和进食迹。这些遗迹化石中的Neonereitesuniserialis为由一系列小球粒排成的蛇曲形痕迹,不分枝,长约7cm ,宽约2mm ,呈顶凸痕保存于灰色、深灰色页岩中。Mermoidesche zhenensis为微小简单、不规则弯曲的觅食拖迹,长1~3cm ,宽1~2mm ,近平行或略倾斜层面分布于灰色、深灰色薄层状泥岩中,内迹保存。根据遗迹化石的共生组合特征及沉积环境,可分出2个遗迹组合:Mermoidesche zhenensis遗迹组合和Neonereites uniserialis遗迹组合。Mer moidesche zhenensis遗迹组合丰度和分异度较高,组成分子有Mermoideschezhenensis、Helminthopsissp 、Gordiasp 、Helminthoidichnitessp 和Planolites beverlegensis,其中以Mermoides chezhenensis的大量出现为组合代表。该组合出现于灰色、深灰色泥岩中,反映了富氧的半深湖环境。Neonereites uniserialis遗迹组合组成分子为Neonereites uniserialis和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济阳坳陷车镇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遗迹化石Macaronichnus(通心粉管迹)及其沉积环境 [J].
施振生 ;
朱筱敏 ;
胡斌 ;
张喜林 .
古地理学报, 2004, (02) :207-215
[2]   济阳坳陷车镇和沾化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遗迹群落及其沉积环境 [J].
吕希学 ;
胡斌 ;
姜在兴 ;
陈世悦 ;
李守军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87-196
[3]   中国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中的遗迹群落 [J].
胡斌 ;
齐永安 ;
张国成 ;
姜在兴 .
沉积学报, 2002, (04) :574-581
[4]   山东车镇凹陷东部古近系沙河街组成岩作用 [J].
李潇丽 ;
田成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70-80
[5]   南极利文斯顿岛晚三叠世复理石相遗迹化石 [J].
杨式溥 ;
邓希光 ;
郑祥身 ;
刘小汉 .
古生物学报, 2001, (01) :101-115
[6]   川西峨眉晚白垩世夹关期河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群落 [J].
胡斌 ;
吴贤涛 .
古生物学报, 1993, (04) :478-489+532
[7]   川西峨眉晚古生代和中生代河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群落 [J].
胡斌 ;
吴贤涛 ;
潘丽敏 .
沉积学报, 1991, (04) :128-135
[8]   豫西济源-义马盆地浊流沉积中的痕迹化石及其环境意义 [J].
吴贤涛 .
沉积学报, 1985, (03) :23-31+137
[9]  
Lebensspuren als Leitfossilien[J] . Adolf Seilacher.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6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