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话语的寓言——市场逻辑与90年代中国大众传媒话语空间的构造

被引:13
作者
刘文瑾
机构
[1] 武汉大学大众传播与信息学院!教授
关键词
大众传媒; 场域; 逻辑; 话语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3 [大众传播];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传播的本质是一种语言交流活动, 但任何言语的沟通都并非只是纯粹语言事件的发生, 话语的概念正是用来考察语言与实践的关系, 因此通过对话语的发生机制、制约机制的理解我们可以通达对大众传播话语空间的理解。每个特定的话语的生产场域都有其自身的游戏规则, 按此规则, 各种资本形态以不同的条件相互转化。大众传媒业作为话语权力的增效器以及话语生产场域的一种, 也在以其自身的场域逻辑进行着这样一种资本转换的活动。现代大众传媒业的场域逻辑主要以商品市场逻辑为主导, 我国当前进行的新闻改革正在将市场逻辑引入原有的场域逻辑中。本文选取了四个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大众传媒业独具特色的市场运作机制与话语空间构造之间的关联, 是用话语理论来剖析90 年代新闻改革的一个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8+95 +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 [J].
周宪 .
国外社会科学, 1999, (02) :71-75
[2]   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的市场化 [J].
赵月枝 .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8, (02) :25-44+95-96
[3]   重访八十年代 [J].
张旭东 .
读书, 1998, (02) :4-12
[4]   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我国新闻改革实践的传播社会学之探讨 [J].
潘忠党 .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03) :62-80+96-97
[5]   新闻与传播:走向网络空间的时代 [J].
马克·利维 ;
木雨 .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7, (01) :8-15+95
[6]   电视与流行现象形成中的时空构筑 [J].
潘忠党 .
新闻与传播研究, 1996, (04) :36-44
[7]   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文化再生理论 [J].
萧俊明 .
国外社会科学, 1996, (04) :49-50+54+52-55
[8]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9]  
文化与公共性[M]. 三联书店 , 汪晖,陈燕谷主编, 1998
[10]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 新华出版社 , 徐耀魁主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