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改变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87
作者
付丽
松山郁生
付笑影
刘彤华
土屋真一
机构
[1] 日本长野癌症研究中心病理部,日本长野癌症研究中心病理部,日本长野癌症研究中心病理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日本长野癌症研究中心病理部现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癌,乳头状; 肿瘤转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9 [乳腺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 观察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形态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2 0 88例术前没有作活检取材 (仅经细胞学或细针穿刺活检诊断 )的乳腺癌乳腺切除标本做全乳腺切片检查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 1880例 ,观察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表现。结果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发生率为 6.2 % (117/1880 ) ,其淋巴管侵犯 (54 7% ,58/10 6)、淋巴结转移阳性率 (76 4% ,81/10 6)及转移的个数 (平均 9 6)均明显的高于浸润性导管癌。光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癌巢由呈集块型或 (和 )腺管型的微乳头状癌巢组成 ,与网状间质间形成明显的空隙 (主间质分离 )。电镜下见癌巢与间质接触侧的细胞表面有大量的微绒毛 ,与间质的结合弱 ;癌细胞质内含有丰富的细丝 ;间质内见丰富的脉管。结论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淋巴管侵袭力强和淋巴结转移率高 ,这种恶性程度高的生物学行为可能与其癌巢的容易脱离及肿瘤细胞本身所具有的高度运动能力以及富含脉管的网状间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乳腺疾病彩色图谱.[M].付丽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乳腺病理学.[M].许良中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