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及其应用

被引:13
作者
张万松
陈翠云
袁祝三
荆清文
霍晓妮
范和君
王达运
张伟
孙立民
冯新常
王则福
刘宪法
机构
[1] 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
[2] 河南省种子管理总站
[3] 河南省农科院
[4] 洛阳市种子站
[5] 周口地区种子站
[6] 汝州市种子公司
关键词
农作物; 良种繁育;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 “育、繁、推”联合体;
D O I
10.16590/j.cnki.1001-4705.1995.04.025
中图分类号
S33 [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我国长期沿用的农作物良种繁育方法“三圃制”,存在许多弊端,已不适应农业发展形势的需要。在多年农作物良种繁育实践中研究总结出的“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能有效地保持优良品种纯度和种性。节约种源,减少世代,有利于实现种子标准化,延长使用年限。经济简便,解放了生产力。使育、繁、推一体化,形成了合力。该方法以现代遗传学作为理论基础。几年来,已迅速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市推广应用,效益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制订农作物新品种(组合)知识产权保护法势在必行 [J].
黄桂荪 ;
李明玉 ;
张德明 .
种子, 1994, (02) :39-40
[2]   小麦良种繁育技术及体制的改革与实践 [J].
张万松 ;
陈翠云 ;
张进生 ;
霍晓妮 ;
李照河 ;
郝连生 ;
张伟 ;
王洪州 ;
滑廷训 ;
冯新常 .
河南农业科学, 1993, (01) :18-20+32
[3]   我国良种繁育方法研究进展 [J].
张金发 .
种子, 1990, (02) :24-26
[4]   对原种原原种概念的见解 [J].
曲健木 .
种子世界, 1987, (05) :15-17
[5]   谈谈“提纯复壮”的局限性 [J].
陆作楣 .
种子, 1986, (01) :49-51
[6]   自花授粉作物良种繁育技术研究 [J].
陆作楣 ;
黄先觉 ;
刘佑斌 .
种子, 1985, (02) :1-5
[7]   试论原原种及其地位和作用 [J].
于洪滨 .
种子, 1983, (04) :53-54+57
[8]   试论农作物良种繁育的技术路线问题附视频 [J].
陆作楣 .
种子, 1983, (04) :48-52
[9]   谈谈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改革问题 [J].
部守臣 .
种子, 1983, (01)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