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25
作者
赵宪林
李东培
方秀斌
杨国瑞
机构
[1]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神经外科
[2]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沈阳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动物模型; 超微结构; 大鼠;
D O I
10.16695/j.cnki.1006-2947.2000.02.019
中图分类号
R361 [病理解剖学与组织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本文采用 2 - VO方法对 Wistar大白鼠制作血管性痴呆模型 ,经 Morris迷宫实验检测其痴呆程度 ,通过透射电镜对轻度、中度和重度痴呆大鼠海马区神经元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 ,不同程度血管性痴呆时海马区神经元可见到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改变 ,其特征为神经元皱缩 ,细胞内胞质贫乏 ,核糖体、线粒体和内质网数量减少 ,胞浆内含有大量溶酶体和细胞丝 ,细胞核密度增高 ,有的染色体边聚成块 ,边界不规整 ,核仁与核膜溶解 ,细胞核膜内陷包裹核碎片形成凋亡小体。痴呆程度越重 ,超微结构改变越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和死亡信号的传导途径 [J].
周明华 ;
陈思颖 ;
吴玺印 .
解剖学报, 1999, (02) :89-93
[2]   大鼠短暂脑缺血后行为学研究 [J].
魏佑震 ;
姚志彬 ;
陈以慈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1996, (01) :2-4+55
[3]   多发性脑梗塞痴呆的现状 [J].
陈俊抛 ;
田时雨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1992, (04) :24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