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5
作者
崔爱民 [1 ]
张久刚 [1 ]
张虎 [1 ]
单皓 [1 ]
贾康民 [2 ]
机构
[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2] 临汾市气象局
关键词
晋单63号; 玉米; 密度; 施氮水平; 产量; 优化栽培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该品种产量与种植密度、施氮量等主要栽培因素间的关系,建立了二因素与产量的数学模型:Y=10 008.063 63+63.496 87X1+245.347 70X2-684.531 61X12-116.406 59X22+35.375 37X1X2。通过寻优,确立了晋单63号最佳种植密度为78 108.2株/hm2,施氮量为300.0 kg/hm2,在该组合措施下,可获得10 137 kg/hm2的较高产量,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并分析了各因素对晋单63号产量的影响,发现种植密度的影响大于施氮量。
引用
收藏
页码:816 / 8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The contribution of breedingtoyield advancesin maize. Donald N Duvick. Advances in Agronomy . 2005
[2]   夏播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J].
张虎 ;
张久刚 ;
崔爱民 ;
张建宏 .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5) :120-120
[3]  
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统[M]. 科学出版社 , 唐启义,冯明光著, 2002
[4]   玉米密度与产量因素关系的研究 [J].
佟屏亚,程延年 .
北京农业科学, 1995, (01) :23-25
[5]   杂交玉米种植密度、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研究初报 [J].
李碧秋 ;
陈宝源 ;
郭发华 ;
朱少流 .
广东农业科学, 1998, (01) :16-17
[6]   夏玉米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 [J].
陈广丰 .
天津农业科学, 2008, 14 (06) :32-34
[7]   氮肥用量对夏玉米产量、收益、农学效率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赵萍萍 ;
王宏庭 ;
郭军玲 ;
李丽 .
山西农业科学, 2010, 38 (11) :43-46+80
[8]   玉米新品种晋单5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J].
武建凯 ;
李占林 ;
赵铭森 ;
王小强 .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01) :104+111-104
[9]   玉米氮磷最佳施肥比例与报酬递减律研究 [J].
褚清河 .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11) :23-25+36
[10]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晋单63号的选育 [J].
王建军 ;
张建宏 ;
冯莉赟 ;
张虎 .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 (03)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