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中性检验

被引:5
作者
许坤 [1 ]
程建华 [2 ]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
关键词
货币中性; 货币非中性;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效性; 经济增长;
D O I
10.16529/j.cnki.11-4613/f.2016.10.007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别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累积脉冲响应函数检验各类定义下的中国货币中性特征。结果表明:中国M0、M1和M2均存在明显的非中性特征,M2增速变化会造成实际产出永久性累积损失;实际产出对货币增量变化量的冲击反应具有振荡特征。其隐含的政策启示是:短期内货币量不能作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应权衡货币量的产出稳定目标与产出增长目标;稳定的货币量变化速度有利于经济稳定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货币政策、资本流动与汇率稳定“三元悖论”的修正及其检验[J]. 邹新月,扈震.金融论坛. 2015(09)
[2]   房价波动、货币政策立场识别及其反应研究 [J].
谭政勋 ;
王聪 .
经济研究, 2015, 50 (01) :67-83
[3]   中国市场化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演变——基于DSGE的模型分析 [J].
林仁文 ;
杨熠 .
管理世界, 2014, (06) :39-52+187
[4]   经济开放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微观基础与实证分析 [J].
马勇 ;
陈雨露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35-46
[5]   通胀预期管理和货币政策——基于“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的分析 [J].
姚余栋 ;
谭海鸣 .
经济研究, 2013, 48 (06) :45-57
[6]   全球化与中国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模型 [J].
张成思 .
经济研究, 2012, 47 (06) :33-45
[7]   中国的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吗?——基于Fisher-Seater定义的研究 [J].
张卫平 ;
李天栋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89-100
[8]   基于太阳黑子冲击视角的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测度 [J].
隋建利 ;
刘金全 ;
庞春阳 .
管理世界, 2011, (09) :40-52
[9]   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经验分析——基于目标实现与工具选择角度的评价 [J].
王立勇 ;
张良贵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8) :77-90
[10]   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在中国的实证检验 [J].
甘小军 ;
高珊 .
经济问题, 2011, (03)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