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稻作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蔡燕飞
[1
]
章家恩
[1
]
张杨珠
[2
]
胡瑞芝
[2
]
袁正平
[2
]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
[2] 湖南农业大学
来源: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稻作制;
红壤性水稻土;
土壤有机质;
D O I:
10.13758/j.cnki.tr.2006.04.008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长期定位试验,比较3种稻作制度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总量、有机无机复合状况、腐殖质结合形态、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光学性质和总酸度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冬泡制度比水旱轮作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总量、重组有机质含量、胡敏酸含量和胡敏酸/富啡酸,而水旱轮作比冬泡制度有利于提高土壤松结合态腐殖质、松结合态腐殖质/紧结合态腐殖质、胡敏酸E4值和总酸度。由此说明,冬泡制度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总量和胡敏酸的累积,但不利于胡敏酸分子的增长,腐殖质品质较差。而水旱轮作条件下土壤有机质活性增加,胡敏酸分子结构趋于复杂,其氧化度和芳香度增加。因此,通过周期性的水旱轮作换茬,可使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和矿质化过程比例协调,从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396 / 399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