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植被群落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淑琴 [1 ]
陈晓德 [1 ]
李艳霞 [1 ]
肖海军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2]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缙云山; 退化生态系统; 植被群落; 土壤温度;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7.05.034
中图分类号
S154.4 [土壤-植物系统];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比较缙云山灌草丛,马尾松前期,马尾松后期,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5个阶段土壤温度在不同季节、土层深度的变化,研究了植被群落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阶段土壤温度与气温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同时随植被演替进展,当外界气温约>20℃时,各阶段降温效应增强.外界气温约<10℃时,各植被群落保温效应增强,且各阶段最热月与最冷月的土温差也逐渐减小.(2)在外界气温较高时,各阶段土温随土层加深而不断降低,且降低的幅度越来越小,同时各层温度随着演替进展呈规律性下降.但在外界气温较低时,各阶段土温(除灌草丛外)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出现较小幅度的回升,且随着演替进行,其回升的幅度逐渐增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石灰岩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研究 [J].
何跃军 ;
钟章成 ;
刘济明 ;
刘锦春 ;
金静 ;
李青雨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6) :1077-1081
[2]   川西亚高山白桦林内空气和土壤温度动态 [J].
李德文 ;
兰立达 .
四川林业科技, 2005, (02) :27-32
[3]   三江平原环型湿地土壤温度梯度的研究 [J].
刘吉平 ;
杨青 ;
吕宪国 .
湿地科学, 2005, (01) :42-47
[4]   三江平原典型湿地土壤温度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王世岩 ;
杨永兴 ;
杨波 .
地理研究, 2003, (03) :389-396
[5]   桉树人工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微量元素含量的关系 [J].
李跃林 ;
彭少麟 ;
李志辉 ;
任海 ;
李志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3) :345-348
[6]   缙云山退化生态系统恢复过程中种间联结——马尾松前期林种间关联度研究 [J].
史云东 ;
卞云龙 ;
申太波 ;
李旭光 .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6) :105-108
[7]   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分布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J].
周国英 ;
陈小艳 ;
李倩茹 ;
兰贵洪 ;
不详 .
经济林研究 , 2001, (01) :9-12
[8]   南亚热带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意义 [J].
张秉刚 ;
骆伯胜 ;
卓慕宁 ;
黄湘兰 .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1998, (02) :143-153
[9]   西双版纳人工雨林土壤温度变化规律 [J].
刘文杰 ;
李红梅 .
云南热作科技, 1997, (01) :17-21
[10]   太岳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温度状况的初步研究 [J].
曾杰,郭景唐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6, (03) :10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