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我省闽西北内陆麦区主要病害。流行频率高,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在大流行年对小麦生产为害极大,损失严重。1973年和1976年小麦赤霉病大流行,病穗率达80%以上,减产5—8成,甚至绝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国内许多单位对小麦赤霉病的流行规律和防治,作了不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选育抗赤霉病品种工作却进展较慢,生产的发展又迫切需要抗(耐)赤霉病小麦品种。因此,抗赤霉病育种是当务之急。我们从生产需要出发,贯彻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有目的、有计划开展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工作,并获得了一些抗(耐)赤霉病的品系,目前正进一步加速繁殖,准备进行示范与鉴定。现将这方面工作的初浅认识作一简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