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及其启示

被引:31
作者
王申
机构
[1] 华东政法学院
关键词
软法; 后现代主义; 协商民主;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6.06.009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软法深刻反映了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本身的不可言说与不可表达等模糊性特征,使得我们今天对软法的描述也显得特别的困难。软法体现的政治合法性不仅建立在广泛地考虑所有人的需求和利益的基础之上,而且还建立在理性指导下的协商民主这一事实的基础上。软法不是从某些学者心中流淌进现代荒原的异在,也不是先验的形而上学,更不是逻辑的外化推演,而正是在全球各重大领域内的人类实践充分展现的总格局、新趋势。软法目前正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它的最终形态还有待于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型构。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多元社会中法的本质与功能——第二次亚洲法哲学大会述评 [J].
郭道晖 .
中外法学, 1999, (03) :101-107
[2]  
当代西方学术前沿研究报告[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薛晓源, 2006
[3]  
后现代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宣扬著, 2005
[4]  
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贡塔·托依布纳(GuntherTeubner)著, 2004
[5]  
全球化与文明对话[M].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哈佛燕京学社主编, 2004
[6]  
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 .2 张志铭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2004
[7]  
行业组织的行政法研究 .2 黎军. http://WWW.calaw.cn/include/shownews.asp?newsid=3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