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早期发育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王桂兴 [1 ]
朱以美 [2 ]
侯吉伦 [1 ]
张晓彦 [1 ]
王玉芬 [1 ]
孙朝徽 [1 ]
姜秀凤 [1 ]
刘海金 [3 ]
机构
[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戴河中心实验站
[2]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牙鲆; 双单倍体; 性腺; 退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本文利用组织切片的方法研究了双单倍体牙鲆的性腺发生、性别分化及早期发育。结果显示:双单倍体牙鲆中除雌性外,还有雄性和未分化鱼出现,所占比例分别为56%、38%和6%。双单倍体牙鲆雌性的性别分化晚于普通牙鲆。雌鱼至100日龄,卵巢腔仍未闭合;110日龄雌鱼的产卵板上存在大量向卵母过渡的卵原细胞,未见Ⅰ时相卵母细胞出现。双单倍体牙鲆雄鱼精巢的分化在时间上和普通牙鲆的基本相同。随着发育的进行,双单倍体牙鲆雌鱼的卵巢出现部分异常的卵母细胞以及卵巢退化现象;部分雄鱼的精巢也有退化现象出现。9~11月龄,双单倍体牙鲆雄鱼的精巢发育到Ⅲ期,而普通牙鲆性腺在同期进入了Ⅳ期;11月龄开始双单倍体牙鲆雄鱼精巢有退化的迹象;13~15月龄,精巢退化成精小叶,其中只含有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消失不见,似Ⅱ期精巢。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牙鲆性腺分化的组织学研究 [J].
孙鹏 ;
尤锋 ;
张立敬 ;
文爱韵 ;
吴志昊 ;
徐冬冬 ;
李军 ;
徐永立 ;
张培军 .
海洋科学, 2009, 33 (03) :53-58
[2]   文昌鱼卵巢中滤泡细胞超微结构及功能的研究 [J].
方永强 ;
U.Welsch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 (10) :1079-1085+1121
[3]   长吻鮠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及繁殖习性研究 [J].
张耀光,罗泉笙,何学福 .
动物学研究, 1994, (02) :42-48+98
[4]   革胡子鲇原始生殖细胞的起源、迁移及性腺分化 [J].
刘少军 .
水生生物学报, 1991, (01) :1-7+97
[5]  
雌核发育双单倍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的纯合性鉴定和性腺的组织学观察[D]. 周丹.东北农业大学. 2013
[6]  
双单倍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与骨骼生长相关的微卫星标记筛选[D]. 安泉泉.上海海洋大学. 2012
[7]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分化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D]. 孙朝徽.东北农业大学. 2008
[8]  
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M]. 农业出版社 , 刘筠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