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技术联盟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10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卫平
龙昀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
龙昀光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马亮
机构
:
[1]
兰州理工大学
来源
:
工业技术经济
|
2008年
/ 08期
关键词
:
技术联盟;
共生理论;
共生三要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273.7 [企业(行业)间联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技术联盟作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用。但在技术联盟运行的现实过程中,还存在着联盟成员不稳定、联盟运行效率低下、联盟发展环境困难等问题。现有理论难以提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办法。本文借鉴生物学中共生理论的思想,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方面探讨了技术联盟的成员选择、运行模式和运行环境营造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技术联盟实际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并对寻求技术联盟发展的有效模式进行了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产业技术联盟:性质、作用与政府支持
[J].
陈宝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陈宝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7)
:34
-37
[2]
跨国公司创新网络的共生范式分析
[J].
王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
王威
.
财贸研究,
2007,
(02)
:124
-128
[3]
技术联盟的产生与发展——一个共生学的解释框架
[J].
生延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生延超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1)
:90
-93
[4]
我国企业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志婷
.
科技经济市场,
2006,
(12)
:17
-17
[5]
共生理论及其对企业联盟战略的构筑启示
[J].
卜华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卜华白
;
高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高阳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2)
:31
-34
[6]
由技术联盟组织特性产生的几个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陆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光庆
.
经济论坛,
2004,
(06)
:57
-58
[7]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生经济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郎春雷
;
刘志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刘志迎
.
科技管理研究,
2003,
(05)
:53
-55
[8]
技术联盟:类型、效益与成本分析
[J].
钟书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钟书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8,
(08)
:3
-5
[9]
企业技术联盟的稳定性分析及对策[D]. 曾晓丽.华中科技大学. 2004
[10]
共生理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袁纯清著, 1998
←
1
→
共 10 条
[1]
产业技术联盟:性质、作用与政府支持
[J].
陈宝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促进发展研究中心
陈宝明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7)
:34
-37
[2]
跨国公司创新网络的共生范式分析
[J].
王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天津商学院经贸学院
王威
.
财贸研究,
2007,
(02)
:124
-128
[3]
技术联盟的产生与发展——一个共生学的解释框架
[J].
生延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生延超
.
中国科技论坛,
2007,
(01)
:90
-93
[4]
我国企业技术战略联盟的发展探讨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吴志婷
.
科技经济市场,
2006,
(12)
:17
-17
[5]
共生理论及其对企业联盟战略的构筑启示
[J].
卜华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卜华白
;
高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高阳
.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2)
:31
-34
[6]
由技术联盟组织特性产生的几个问题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钟陆文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光庆
.
经济论坛,
2004,
(06)
:57
-58
[7]
跨国公司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共生经济分析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郎春雷
;
刘志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
刘志迎
.
科技管理研究,
2003,
(05)
:53
-55
[8]
技术联盟:类型、效益与成本分析
[J].
钟书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中理工大学
钟书华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1998,
(08)
:3
-5
[9]
企业技术联盟的稳定性分析及对策[D]. 曾晓丽.华中科技大学. 2004
[10]
共生理论[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袁纯清著, 199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