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缬沙坦对阿霉素心肌病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4
作者:
戚本玲
[1
]
刘洪智
[2
]
曹林生
[2
]
成蓓
[1
]
管思明
[1
]
刘承云
[1
]
张湖萍
[1
]
何平
[1
]
吴剑萍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老年病科
[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
来源:
关键词:
多柔比星;
心肌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
缬沙坦;
受体,血管紧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96 [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602 ;
100706 ;
摘要:
目的:探讨AT1受体阻滞剂缬沙坦对阿霉素心肌病(ADR-DCM)大鼠的心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分3组:(1)阿霉素心肌病组(ADR-DCM,n=25),阿霉素2.5 mg/kg,尾静脉注射,每周1次,连续10周;(2)阿霉素心肌病+缬沙坦治疗组(ARB,n=10),缬沙坦30 mg/kg,每天1次,灌胃治疗;(3)正常对照组(CON,n=10)。12周时进行超声和血流动力学检测,氯胺T法检测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Western印迹分析检测MMP-2、MMP-9及TIMP-1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s活性。结果:ARB组死亡率明显低于ADR-DCM组(20%vs40%,P<0.01)。ADR-DCM组大鼠左室内径大于CON组,心功能明显低于CON组,ARB组左室内径增加程度及心功能各项指标变化低于ADR-DCM组。ADR-DCM组心肌羟脯氨酸及胶原含量高于CON组,ARB组显著低于ADR-DCM组(P<0.01)。ADR-DCM组左室心肌MMP-2、MMP-9蛋白表达及MMPs明胶酶活性明显高于CON组(P<0.01),ARB组MMP-2、MMP-9表达及活性明显低于ADR-DCM组(P<0.01),而TIMP-1的表达在3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缬沙坦部分通过抑制MMPs表达及活性逆转ADR-DCM左室重构,改善心功能。
引用
收藏
页码:689 / 692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