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中抗酸菌L型检出意义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世馥
姚敏
汪万英
何杰
周文鼎
张家驹
机构
[1]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蚌医附院内科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抗酸菌L型; IK抗酸染色; 免疫组化染色;
D O I
10.13381/j.cnki.cjm.1994.06.022
中图分类号
R730.231.3 [];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本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卡介苗抗体免疫组化染色法对420例恶性肿瘤(乳腺癌112例肠腺癌100例、恶性淋巴病54例、子宫颈癌70例、绒毛膜癌84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420例恶性肿瘤中47例(11.2%),1K抗酸染色阳性和49例(11.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抗酸菌L型检出率最高(44.4%)绒毛膜癌最低(2.4%),抗酸菌L型主要(85%)分布于癌巢或肿瘤实质内该区51.1%癌细胞呈增生活跃状态,34%癌细胞呈空泡样变性,颇似病毒感染的凹空细胞,2.1%的瘤细胞发生坏死。结合文献复习,提示抗酸菌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L型感染对小鼠妊娠的影响 [J].
汪万英,夏佩莹,张世馥,姚敏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4, (03) :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