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岩溶岩系(建造)

被引:6
作者
林玉石
邓自强
刘功余
魏志民
张美良
机构
[1] 地质矿产部岩溶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系; 成岩; 古岩溶; 古喀斯特; 纹层; 细层; 钙质泥岩; 砾岩; 碎屑岩; 灰岩; 桂林; 广西; 岩溶作用; 喀斯特化; 侵蚀作用; 轮藻化石; 岩石结构; 胶结物; 前印支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形成岩溶的可溶岩,前人有深入研究和确切分类。对岩溶作用过程中的洞穴化学沉积—堆积物、洞穴矿物也有研究和系统分类,但对其余形成物则研究不够或归类不当。我国广大岩溶区内,普遍存在一种以碳酸盐岩的角砾、岩(晶)屑为颗粒,由钙泥质充填胶结的岩石系列,以往称之为角砾状灰岩、底砾岩、膏溶角砾岩、构造岩等。从成因上看,这类岩石多数与岩溶作用有关。确切地说,这是一套混杂的岩石组合,可分为断裂作用、岩溶交代改造作用、岩溶作用形成的岩石类型。后者纯属岩溶沉积—堆积建造,其岩石特征、成岩环境、成矿特征都较特殊,它取决于岩溶发育期内的岩溶地貌、水文、地质、气候等条件。近来,在这方面,刘立钧等同志对湘中、湘南地区的岩溶角砾岩产状和岩溶作用旋回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岩溶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溶研究组 著, 1979
[2]  
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 1978
[3]  
全国喀斯特研究会议论文选集[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编, 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