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47
作者
高玉慧
张丽莉
机构
[1] 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高血压; 危险因素; 公共卫生; 流行病学; “三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4.1 [高血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的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分别列为第一位和第三位,而总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己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002年卫生部组织的全国居民27万人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同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0%,患病人数增加7000多万,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这必将引起高血压相关疾病的发病增加。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150万,存活患者500~600万,其中75%以上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的健康水平,给个人、家庭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高血压是可以控制的疾病,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控制危险因素,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和对高血压的管理将是未来各级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主要工作之一。本文主要对我国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进展做一下阐述。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6+38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 [1] 2005年重庆市城乡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胡蓉
    黄晓波
    罗开良
    胡淀
    乐庆荣
    侯永兰
    卢仙娥
    [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6, (10) : 1121 - 1123
  • [2] 新的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惠汝太
    樊晓寒
    [J]. 临床内科杂志, 2005, (01) : 1 - 3
  • [3] 首都钢铁公司5137名男工心肌梗死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
    岳寒
    顾东风
    吴锡桂
    于学海
    段秀芳
    王建华
    郑润平
    周娟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4, (01) : 43 - 46
  • [4] 2002年与1991年广东省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比较分析
    许燕君
    马文军
    刘小清
    徐浩锋
    聂少萍
    李剑森
    李海康
    傅传喜
    [J]. 华南预防医学, 2003, (06) : 31 - 33
  • [5] 不同体重指数和腰围人群的血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调查
    赵连成
    武阳丰
    周北凡
    李莹
    杨军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6) : 47 - 51
  • [6] 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2, (01) : 10 - 15
  • [7] 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布状况
    杜树发
    翟凤英
    葛可佑
    陈绯念
    [J]. 卫生研究, 2001, (06) : 339 - 342+349
  • [8] 我国十组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
    吴锡桂
    武阳丰
    周北凡
    陶寿淇
    沈丽卿
    王淑玉
    朱树雄
    徐祥林
    杨瑞祥
    杜福昌
    王益琏
    何厚琦
    夏舜英
    阮连生
    [J]. 中华医学杂志, 1996, (01) : 24 - 29
  • [9] 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工作总结
    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
    [J]. 高血压杂志, 1995, (S1) : 3 - 4
  • [10] 北京市城乡脑卒中发病率及危险因素趋势的研究
    吴桂贤
    吴兆苏
    何炳林
    张敏
    张瑞松
    姚崇华
    秦兰萍
    刘军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