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黄证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意义

被引:15
作者
张赤志
曾浩
程良斌
机构
[1] 湖北中医学院肝病研究所!湖北武汉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阴黄证; 免疫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黄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利用 40 0 %的大黄煎剂 ,按 50 ml/kg/只的剂量 ,灌胃 1 5d,2 % α-荼异氰酸 (ANIT) 6ml/kg/只灌胃 1次 ,制作阴黄证动物模型 ,并用茵陈术附汤做治疗反证。观察大鼠症状、体征 ,检测血清白介素 2受体 (SIL- 2 R) ,肝功能如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胆汁酸 (TBA)等以及 D-木糖吸收率等指标。结果 :阴黄证大鼠出现明显阳虚表现 ,体重下降显著 ,高胆红素、SIL-2 R升高 ,经茵陈术附汤治疗后 ,症状及指标均有好转。结论 :ANIT联合大黄制作阴黄证动物模型是成功的 ,并存在着持续高胆红素血症和免疫功能低下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不同造模方法脾虚小鼠免疫学改变的比较研究 [J].
曲长江 ;
刘劲 ;
林庶如 ;
夏淑杰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 (04) :47-50
[2]   肝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测定及意义 [J].
游思洪 ;
杨丽华 ;
许宏岳 ;
程铁华 ;
姜钰峰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7, (05) :70-71
[3]   阴黄形成机理的研究 [J].
潘雪飞 ;
张长法 ;
邱蔚蔚 ;
杨琦 ;
唐永明 ;
周民伟 ;
赵红红 ;
钱超 .
中医杂志, 1997, (09) :560-562+516
[4]   环磷酰胺模型中医证型属性的实验研究 [J].
王禾 ;
吉惠敏 ;
韩立军 ;
程林莉 ;
张建华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05) :49-52
[5]   尿中D-木糖的简易测定方法 [J].
金敬善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1979, (02)
[6]  
肝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梁扩寰 主编, 1995
[7]  
中医内科辨病治疗学[M].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史大卓等 编著, 1995
[8]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仪奎主编, 1991
[9]  
中医内科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李明富等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