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工智能介入司法活动的思考

被引:3
作者
彭晓艺
机构
[1] 安徽大学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司法活动; 积极价值; 负面障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法院"成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代名词。虽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司法中具有防范冤假错案的发生,缓解案多人少的矛盾,抑制司法腐败等积极价值,但因法律思维不能简单转化为算法,大数据来源的可靠性无法保障,使得人工智能在应用于司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负面障碍。合理引导人工智能介入司法要明确其在司法中的辅助地位,保持数据的可控性和科学性,促进科技和司法的融合,使人工智能更好的为司法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工智能介入司法领域的价值与定位 [J].
潘庸鲁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101-106
[2]   刑事司法人工智能的负面清单 [J].
黄京平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85-94
[3]  
法律该赋予人工智能怎样的地位?[N]. 蒲晓磊.法制日报. 2018 (010)
[4]  
算法偏见对“智慧司法”的影响及其防范[N]. 雷震文.法制日报. 2017 (011)
[5]  
司法改革背景下人工智能的价值[N]. 高雁,杨运.云南法制报. 2017 (005)
[6]  
人工智能可以为司法人员做些什么[N]. 江隐龙.检察日报. 2017 (003)
[7]  
主动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 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努力创造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司法文明[N]. 孙春英,蔡长春.法制日报. 2017 (001)
[8]  
“智慧法院”建设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N]. 汤啸天.人民法院报. 2017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