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中生界油藏包裹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16
作者
时保宏 [1 ]
张艳 [2 ,3 ]
陈杰 [2 ,3 ]
张雷 [2 ,3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红外光谱; 荧光光谱; 充注期次; 定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及均一温度等包裹体测试结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地区中生界储层的流体包裹体特征做了系统分析,进而确定该区目的层的成藏期次。研究表明,中生界储层含烃包裹体主要发育液态烃、含气液态烃2类。根据岩相学特征将烃类包裹体分为2期,均一温度峰值区间延安组为6070℃和90100℃、延长组为8090℃和100120℃,表明研究区主要发生过2期原油运移、充注过程。石油包裹体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结果也表明储层经历了2期不同成熟度烃类充注,早期充注成熟度较低的原油,荧光光谱主峰波长段λmax为495nm,荧光颜色为黄绿色、绿色;晚期充注的原油成熟度较高,λmax为470nm,烃类包裹体主要发蓝绿色、蓝白色荧光。结合埋藏热演化史确定2期原油充注时间分别对应于侏罗纪晚期—早白垩世早期及早白垩世中晚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087 / 109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吴起—定边地区延长组下组合油源对比研究 [J].
王香增 ;
任来义 ;
张丽霞 ;
贺永红 ;
杨超 ;
段昕婷 .
石油实验地质, 2013, (04) :426-431
[2]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9油层组成藏地质条件 [J].
时保宏 ;
姚泾利 ;
张艳 ;
张雷 ;
杨亚娟 ;
李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3, 34 (03) :294-300
[3]   利用石油包裹体微束荧光光谱判别塔北碳酸盐岩油气藏油气充注期次 [J].
方欣欣 ;
甘华军 ;
姜华 ;
刘伟 ;
张永超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2, 37 (03) :580-586
[4]   塔北英买力低凸起奥陶系油藏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证据 [J].
肖晖 ;
赵靖舟 ;
杨海军 ;
蔡振忠 ;
张丽娟 ;
朱永峰 .
石油学报, 2012, 33 (03) :372-378
[5]   吴起、定边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长9储层特征研究 [J].
于波 .
岩性油气藏, 2011, 23 (05) :16-20
[6]   鄂尔多斯盆地长9油层组石油运聚规律研究 [J].
段毅 ;
于文修 ;
刘显阳 ;
郭正权 ;
吴保祥 ;
孙涛 ;
王传远 .
地质学报, 2009, 83 (06) :855-860
[7]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热异常及烃源岩热演化特征 [J].
陈瑞银 ;
罗晓容 ;
赵文智 ;
王红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6) :658-663
[8]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J].
陈红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2) :143-150
[9]   鄂尔多斯盆地侏罗纪早中期甘陕古河的演化变迁 [J].
赵俊兴 ;
陈洪德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2) :152-158
[10]   沉积盆地流体包裹体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欧光习 ;
李林强 ;
孙玉梅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6,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