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五里湖底泥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33
作者
沈亦龙
何品晶
邵立明
不详
机构
[1]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3] 上海
关键词
太湖; 五里湖; 底泥; 污染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五里湖是太湖污染最严重的水域。为对其治理提供依据,在该湖区设置了4个采样点,对底泥的表层样、柱状样、间隙水样和上覆水体作了重金属和营养盐分布测试,并作了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以地积累指数评价,五里湖底泥的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轻度,总体可达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根据超出背景值的倍数分析,五里湖重金属含量顺序为Cu>Cd>Pb>Hg>As>Cr。重金属含量表层(0~5cm)相对较低,第二层(5~10cm)和第三层(10~20cm)是主要的污染沉积层,这与底泥沉积特征是相对应的。表层底泥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并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介于0.7576~0.8622之间,显示了污染物质的同源性。表层底泥和间隙水中营养盐含量明显高于湖水,相对于湖水呈可释放状态,是湖体内源污染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584 / 5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探讨[J]. 戴秀丽,孙成.上海环境科学. 2001(02)
[2]  
太湖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探讨[J]. 戴秀丽,孙成.上海环境科学. 2001 (02)
[3]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 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2000(02)
[4]  
太湖底泥蓄积量估算及分布特征探讨[J]. 范成新,刘元波,陈荷生.上海环境科学. 2000 (02)
[5]   沉积物与水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李铁叶 ;
常明 ;
雷志芳 .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05) :30-40
[6]  
湖泊富营养化控制和管理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金相灿主编, 2001
[7]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魏复盛 主编, 1997
[8]  
长江流域土壤与生态环境建设[M]. 科学出版社 , 席承藩等 著, 1994
[9]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 1990
[10]  
环境背景值数据手册[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李健,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