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南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气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4
作者
杨荣生
张铭杰
张同伟
李立武
唐俊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兰州,兰州
关键词
川西南; 碳酸盐岩储层; 流体包裹体; 化学组分; 同位素组成; 油气运移;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3.03.024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采用真空磁力破碎包裹体与质谱计在线连接的方法 ,分析了四川盆地西南威远气田、资阳气田和隆昌气田不同时代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的化学成分和碳同位素组成 ,并结合储层地质特征 ,研究了储层流体的来源。研究表明 :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主要以CH4和CO2 为主 ,不同时代的储层原岩流体包裹体的成分明显不同 ,同一时代储层原岩及次生脉体中气体的含量变化不一。二叠系储层原岩流体包裹体气体成分以甲烷为主 ,CH4含量一般在80 %以上 ,而震旦系储层原岩则以CO2 为主 ,CO2 含量大于 6 0 %。震旦系储层沥青脉中的包裹体CH4含量最低 ,储层原岩包裹体CH4含量次之 ,次生白云岩及方解石脉体中的包裹体CH4的含量均大于前两者 ;而CO2 的含量却刚好于此相反。依据储层原岩、次生矿物脉体和沥青脉中包裹体CH4和CO2 碳同位素组成的变化 ,讨论了二叠系 (P  3 12A、P  3 12B)和震旦系 (Z4、Z3 、Z2 )不同层段储层中油气侵入的方式和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22 / 5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藏注入史 [J].
张金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7-10+3
[2]   真空电磁破碎器粉碎盐岩颗粒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测量的实验研究 [J].
孙明良 ;
陈践发 .
沉积学报, 1998, (01) :103-106
[3]   流体包裹体成分研究方法及其在油气研究中的应用 [J].
柳少波 ;
顾家裕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7, (03) :29-33+98
[4]  
戴金星天然气地质和地球化学论文集.[M].[戴金星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5]  
四川盆地构造与天然气聚集区带综合研究.[M].刘德良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6]  
流体包裹体热力学.[M].刘斌;沈昆著;.地质出版社.1999,
[7]  
包裹体地球化学.[M].卢焕章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