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鼓粒期非叶光合器官与粒重的关系

被引:11
作者
薛丽华
章建新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大豆; 非叶光合器官; 粒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在田间条件下,R6期采用铝箔遮光处理,对三个早熟大豆材料中、上部节叶片、荚、叶柄进行遮光处理,研究叶片,荚、叶柄对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遮光节粒重下降幅度为10.4%33.3%;叶柄遮光节粒重下降仅为1.0%8.9%;荚遮光与叶片遮光粒重降幅相近为27.3~40.0%。粒数比单粒重对遮光反应更敏感。荚的光合作用主要在鼓粒前期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425 / 4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豆豆荚与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研究 [J].
李茫雪 ;
王学东 ;
崔琳 ;
郝再彬 ;
苍晶 ;
闵丽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6) :651-655
[2]   大豆叶片与豆荚光合作用结构的比较 [J].
崔琳 ;
张鹏 ;
苍晶 ;
王学东 .
电子显微学报, 2004, (04) :353-353
[3]   高光效大豆几项光合生理指标的研究 [J].
满为群 ;
杜维广 ;
张桂茹 ;
李卫华 ;
栾晓燕 ;
戈巧英 ;
郝乃斌 ;
陈怡 .
作物学报, 2003, (05) :697-700
[4]   高光效大豆品种豆荚解剖学特性 [J].
张桂茹 ;
杜维广 ;
满为群 ;
栾晓燕 ;
陈怡 ;
王学东 ;
李桂芹 ;
桂明珠 ;
戈巧英 ;
郝乃斌 ;
李卫华 .
大豆科学, 2002, (01) :14-17+83
[5]   大豆籽粒形成期14C同化物的分配和源库调节效应的研究 [J].
傅金民 ;
张庚灵 ;
苏芳 ;
王振林 ;
董燕 ;
史春余 .
作物学报, 1999, (02) :169-173
[6]   大豆源库关系的研究 [J].
贺观钦 ;
丁邦展 ;
蒋陵秋 .
大豆科学, 1989, (02) :129-136
[7]   大豆品种(系)间光合活性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杜维广 ;
王育民 ;
谭克辉 .
作物学报, 1982, (02) :13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