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159
作者
肖湘宁
罗超
廖坤玉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风力发电机组; 火力发电机组; 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控制互作用;
D O 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2017.06.011
中图分类号
TM712 [电力系统稳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风力发电等新能源并网容量的增加,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采用,以多源多变换复杂交直流系统为组成架构的新能源电力系统逐渐形成,由此引发的次同步振荡新问题不断凸显,次同步振荡的概念和内涵不断延伸,它们的起因、表现形式、影响程度、监测和抑制方法等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再一次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总结新能源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基本问题与发展态势,并剖析我国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特点与表现,最后提出当前次同步振荡研究中的新问题,以及在抑制技术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以期推动我国次同步振荡问题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间歇式次同步振荡及次同步控制互作用问题研究.[D].张剑.华北电力大学.2014, 12
[2]  
.[M].肖湘宁;郭春林;高本锋;杨琳.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的理论与方法.[M].程时杰; 曹一家; 江全元; 著.科学出版社.2008,
[4]   关于新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研究 [J].
陈国平 ;
李明节 ;
许涛 ;
刘明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7, 37 (01) :20-27
[5]   并联型有源次同步振荡抑制器阻尼控制策略优化设计 [J].
罗超 ;
肖湘宁 ;
张剑 ;
杨文超 ;
陈鹏伟 .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 (21) :150-158
[6]   双馈风电场感应发电机效应的风险区域变化机理 [J].
陈武晖 ;
宿端鹏 ;
汪旎 ;
孙欣 ;
于焰均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20) :5469-5478+5723
[7]   直驱风机风电场与交流电网相互作用引发次同步振荡的机理与特性分析 [J].
谢小荣 ;
刘华坤 ;
贺静波 ;
张传宇 ;
乔元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6, 36 (09) :2366-2372
[8]   抑制次同步振荡的SVC非线性控制方法 [J].
岑炳成 ;
刘涤尘 ;
董飞飞 ;
廖清芬 ;
唐昱恒 ;
马文媛 .
电工技术学报, 2016, 31 (04) :129-135
[9]   风电机组的次同步控制相互作用研究综述 [J].
高本锋 ;
刘晋 ;
李忍 ;
赵书强 .
电工技术学报, 2015, 30 (16) :15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