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手机对时空的重构

被引:2
作者
张潇潇 [1 ]
尉天骄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党委宣传部
[2]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手机; 媒介; 时间; 空间; 重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类的时空观念伴随着文明的进程而变化发展,这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介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是迄今为止最为人性化的媒介,移动性(贴身性)是手机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其出色的兼容性、整合性、私密性和交互性也超越了以往的任何媒介。通过对手机媒介循特点的分析,指出手机的使用使流动空间取代了地方空间,延伸了人类对时空的感知;而手机方便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交织、切换的特性,不仅重塑了现实社会的空间结构,更构筑了基于媒介联系的虚拟公共空间,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4+93 +9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京市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J].
尉天骄 .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5) :89-93
[2]   电子媒介·时空压缩·文化生产 [J].
李勇 .
北方论丛, 2007, (04) :51-54
[3]  
第二媒介时代.[M].(美)马克·波斯特(MarkPoster)著;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手机.[M].(美)保罗·莱文森(PaulLevinson)著;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消失的地域.[M].(美)约书亚·梅罗维茨(JoshuaMeyrowitz)著;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全球化与文化.[M].(英)约翰·汤姆林森著;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