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技术分析

被引:24
作者
饶孟余 [1 ]
张遂安 [1 ]
商昌盛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2] 奥瑞安能源国际有限公司
关键词
煤层气; 采收率; 储层激励; 多分支水平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84 [煤及油页岩地下气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章分析了影响我国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因素,认为低渗透、低储层压力和低饱和度等煤层气地质特征以及常规开发技术是影响我国煤层气采收率的瓶颈。指出改造“虚拟产层”,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以及应用多分支水平井钻井技术,是提高我国煤层气采收率和实现我国煤层气地面开发商业化切实有效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煤层气产业化开发的技术选择 [J].
饶孟余 ;
杨陆武 ;
冯三利 ;
叶建平 .
特种油气藏, 2005, (04) :1-4+14
[2]   煤层气定向羽状水平井开采机理与应用分析 [J].
鲜保安 ;
高德利 ;
李安启 ;
赵庆波 ;
曹雯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14-116+217
[3]   煤层气采收率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方法研究 [J].
郑玉柱 ;
韩宝山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120-123+218
[4]   注入CO2提高煤层气产能的可行性研究 [J].
吴建光 ;
叶建平 ;
唐书恒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463-467
[5]   有关煤层气勘探过程中的理论误导剖析 [J].
张遂安 .
中国煤层气, 2004, (02) :9-10+33
[6]   适合中国煤层气藏特点的开发技术 [J].
杨陆武 ;
孙茂远 ;
胡爱梅 ;
潘军 .
石油学报, 2002, (04) :46-50+4
[7]   煤、气一体化开采煤层气方法的探讨 [J].
饶孟余 ;
冯三利 .
中国煤田地质, 2002, (01) :20-22+25
[8]   注气开采煤层气增产机制的研究 [J].
吴世跃 ;
郭勇义 .
煤炭学报, 2001, (02) :199-203
[9]   一种通过围岩开采煤层气的方案 [J].
陈斌 .
中国煤层气, 1996, (01)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