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发生机制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6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关系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吴娜
杨新新
宋璐
刘振国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 受体,G-蛋白偶联; 蛋白激酶类; 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2.5 [震颤麻痹综合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6(GRK6)在帕金森病(PD)运动并发症发生机制中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建立PD运动并发症大鼠模型,25只大鼠分为3组。异动症(LID)组10只,腹腔注射左旋多巴甲酯23 d;MK 801处理组10只,第23天左旋多巴甲酯注射前腹腔注射MK-801;PD组5只,腹腔注射0.2%维生素C液。另设假手术组5只为对照组。观察MK 801处理左旋多巴诱导的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的行为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区GRK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D组大鼠长期使用左旋多巴后出现明显的异常不自主运动,与人类LID具有相似特征。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组损伤侧纹状体区GRK6阳性细胞指数减少至(4.81±1.31)×103(P<0.05),LID组损伤侧GRK6阳性细胞指数进一步减少至(3.23±0.41)×103(P<0.01)。MK-801组LID大鼠异常不自主运动评分减少,药效期延长,同时损伤侧纹状体区GRK6阳性细胞指数增多至(4.64±1.39)×10(P<0.05)。Western印迹法检测结果同免疫组化基本相符,PD组损毁侧/未损毁侧纹状体区GRK6含量比值为(83.7±2.1)%,LID组GRK6值降低为(76.8±2.2)%,而MK-801组GRK6值升高至(91.1±2.7)%(P<0.01)。结论 NMDA受体拮抗剂能逆转大鼠运动并发症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GRK6增多,抑制了谷氯酸受体的过度活化有关。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模型大鼠纹状体NR1特性的研究 [J].
孔敏 ;
巴茂文 ;
刘振国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29 (05) :535-538
[2]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与谷氨酸受体亚型GluR1Ser845磷酸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J].
巴茂文 ;
刘振国 ;
孔敏 ;
陈生弟 ;
陆国强 .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6, (12) :822-826
[3]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J].
孔敏 ;
巴茂文 ;
刘振国 .
中华医学杂志, 2009, (03) :210-212
[4]   Changes in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Phosphorylation of GluR1 in Lesioned Striatum of 6-Hydroxydopamine-Lesioned and l-dopa-Treated Rats [J].
Maowen Ba ;
Min Kong ;
Hongqi Yang ;
Guozhao Ma ;
Guoqiang Lu ;
Shengdi Chen ;
Zhenguo Liu .
Neurochemical Research, 2006, 31 :1337-1347
[5]   Dopaminergic supersensitivity i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 6-deficient mice [J].
Gainetdinov, RR ;
Bohn, LM ;
Sotnikova, TD ;
Cyr, M ;
Laakso, A ;
Macrae, AD ;
Torres, GE ;
Kim, KM ;
Lefkowitz, RJ ;
Caron, MG ;
Premont, RT .
NEURON, 2003, 38 (02) :291-303
[6]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s, β-arrestin-2 and associated regulatory proteins in the human brain: postmortem changes, effect of age and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J] . Molecular Brain Research . 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