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产生和发展的活化石——泸沽湖地区纳西族家庭形态研究

被引:5
作者
严汝娴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关键词
氏族社会; 走婚; 母系制; 配偶; 男子; 对偶家庭; 纳西族; 泸沽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迄今,居住在我国云南、四川和西藏交界地区的纳西族,尚存在多种多样的家庭婚姻形态,是研究家庭产生和发展的活化石。六十年代初期,本文作者与刘尧汉同志,曾根据当时的调查研究,将这个民族的家庭区分为母系家庭、母系父系并存家庭及父系家庭三类。近年来,他们重赴四川省泸沽湖地区,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了考察,在上述三类家庭之外,又证实了一种新的家庭形态——氏族家庭——的存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分析比较了氏族家庭与其它三类家庭的区别。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204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关于家庭和婚姻早期形态的研究 [J].
А·И·别尔什茨 ;
汪连兴 .
民族译丛, 1981, (06) :26-30
[2]   纳西族母系“衣度”的社会性质问题 [J].
之乾 .
民族研究 , 1981, (05) :59-62
[3]   论父系家庭公社 [J].
满都尔图 .
民族研究, 1979, (01) :4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