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疆红山Cu-Au矿床氧化带中铜叶绿矾和高铁叶绿矾的首次发现及其矿物学特征

被引:17
作者
许英霞 [1 ]
秦克章 [1 ]
丁奎首 [1 ]
缪宇 [1 ]
方同辉 [2 ]
徐兴旺 [1 ]
孙赫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北京
关键词
矿物学; 氧化带; 高铁叶绿矾; 铜叶绿矾; 红山高硫型浅成低温Cu-Au矿床; 东天山;
D O I
10.16111/j.0258-7106.2007.01.005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叶绿矾族矿物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特殊产物,被认为是硫化物矿床的“标志矿物”,分布在氧化带的上部,并与其他高铁硫酸盐共生。特定的地质环境和矿床类型发育有不同的叶绿矾族矿物。新疆哈密红山高硫化物型浅成低温Cu-Au矿床火山机构和次火山岩相控矿作用十分明显,形成于中生代,其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斑岩铜矿之间过渡的“紫金山式”金铜矿床。其氧化带呈漏斗状产于原生硫化物矿体的上部,延深约50~60m,以硫酸盐矿物为主。利用X射线粉晶衍射、湿法化学和差热分析,在红山氧化带发现了铜叶绿矾、高铁叶绿矾,这两种叶绿矾族矿物均系在中国首次发现。铜叶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B)/%〕H2O30.87,SO336.76,Na2O0.03,Fe2O323.40,CuO6.27,MgO0.01,Al2O30.01,不溶物0.28,CaO0.03,总计97.66;其XRD特征谱线为:6.03(100),7.39(95),9.04(65)。高铁叶绿矾湿法化学分析结果为〔w(B)/%〕:H2O28.15,SO337.02,K2O3.88,Fe2O327.75,Na2O1.30,MgO1.86,不溶物0.24,总计100.20;其XRD特征谱线为:9.07(100),6.04(89),5.59(50)。红外和热分析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化学分析数据的可靠性,并对这些硫酸盐热反应机制和相变过程作了解释。目前该类硫酸盐矿物已作为新型环保资源直接制酸用于湿法炼铜。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东天山东段大型铜、镍、金矿床成矿规律研究、靶区优选与隐伏矿定位预测的重要进展 [J].
秦克章 ;
徐兴旺 ;
梁光河 ;
方同辉 ;
丁奎首 ;
三金柱 ;
张连昌 ;
惠卫东 ;
彭晓明 ;
吴华 ;
程松林 ;
许英霞 ;
孙赫 ;
缪宇 ;
莫新华 ;
蔡新平 ;
康峰 ;
张宝林 ;
肖庆华 .
矿床地质, 2006, 25(S1) (S1) :301-304
[2]   康古尔塔格金矿床氧化带矿物初步研究及意义 [J].
韩照信 ;
栾丽君 ;
王朝友 .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04, (03) :324-327
[3]   浅析卡拉塔格铜金矿成矿地质背景 [J].
方同辉 ;
秦克章 ;
王书来 ;
姜福芝 ;
甘先平 ;
周志坚 .
矿床地质, 2002, 21(S1) (S1) :380-383
[5]   吐哈盆地南缘古生代“天窗”卡拉塔格铜金矿化区的发现及其成矿潜力 [J].
秦克章 ;
方同辉 ;
王书来 ;
王旭东 .
中国地质, 2001, (03) :16-23
[6]   陕西驾鹿金矿床发现40种含氧金矿物——物性、X射线衍射及晶体结构初步分析 [J].
刘良 ;
周新春 ;
王焰 ;
王世忠 ;
炎金才 ;
杨建琨 ;
王观礼 ;
胡建民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1)
[7]   锌赤铁矾和锌叶绿矾——两种新的硫酸盐变种矿物 [J].
涂光熾 ;
李錫林 ;
謝先德 ;
尹樹森 .
地质科学, 1964, (04) :313-330
[8]   干旱和极端干旱气候条件下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发育特征(以西北五个矿床为例說明) [J].
涂光熾 ;
李錫林 .
地质学报, 1963, (04) :361-377
[9]  
王之田等著.大型铜矿地质与找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
[10]  
刘振海主编.热分析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