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AHP的产业转移后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被引:4
作者
孙君 [1 ,2 ]
郇红艳 [2 ]
机构
[1]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模糊层次分析法; 产业转移; 可持续发展; 评价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着系统思想,运用F-AHP法,依据现有相关数据和多位专家意见,从产业自身发展、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与区域社会发展、产业与区域资源环境发展4个模块30个指标构建产业转移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包含指标间模糊关系矩阵和面向参评产业的模糊评价矩阵的评价模型。通过模型评价了2006~2009年江苏苏北各市转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模型结果表明:苏北五市近年来承接的产业已获得较好的生存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但从可持续发展度的分值来看,苏北各市转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还不高;相比于传统产业,各市目前转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普遍较高,但苏北五市承接的产业有较大的同构性。因此,苏北各市下一阶段应优先发展比较优势产业,错位承接转移产业并考虑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育。
引用
收藏
页码:1157 / 11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江苏省区域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穆文龙.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11
[2]   基于AHP-FUZZY方法的锦屏一级水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综合评价 [J].
陈秀铜 ;
李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1, 20 (01) :107-110
[3]  
产业升级和转移背景下广东工业行业效率变化实证研究——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分析.[J].王晓东;.预测.2010, 04
[5]   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转移耦合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 [J].
毛广雄 .
统计与决策, 2009, (10) :68-70
[6]   环境管制视角下污染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张燕 .
当代财经, 2009, (01) :88-91
[7]   苏南与苏北产业转移的机制与政策研究 [J].
郝朝军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 (05) :52-56
[8]   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 [J].
江小涓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6) :4-14+204
[9]   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 [J].
陈建军 .
管理世界, 2002, (06) :64-74
[10]  
管理预测与决策方法.[M].宁宣熙;刘思峰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