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问责困境研究——以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为视角

被引:5
作者
钱再见 [1 ]
高晓霞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
[2] 南京审计学院
关键词
国家治理; 责任; 公共问责制; 公共权力; 公开化;
D O I
10.16326/j.cnki.1008-7168.2015.02.008
中图分类号
D035 [国家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责任是任何治理过程的基础。公共问责制是现代民主治理的标志,也是民主治理的必要条件。从本质上说,国家治理体系就是规范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一系列制度和程序,其目标是公平、公正、公开地提供公共服务以达成公共目标和维护公共利益。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既是善治的本质特征,也是公共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公共问责困境主要是指在分权、放权和多中心治理格局中实施有效的公共问责的两难。摆脱公共问责困境的具体对策在于:加强公共问责法治化建设,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完善公共问责制度化建设,实现用制度管权;重塑责任伦理,弥补公共问责的制度缺陷;强化信息公开,促进公共权力运行公开化;不断扩大公民参与,实施民主问责。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2+2 +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美国政府问责体系的结构功能及其经验借鉴 [J].
孙德超 .
理论探讨, 2013, (04) :23-27
[2]   中西不同政治生态中的问责研究述评 [J].
谷志军 ;
王柳 .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 2013, (02) :22-34+125
[3]   网络问政如何建构问责——基于对广东河源市网络问政的分析 [J].
肖滨 .
学术研究, 2012, (12) :42-49
[4]   实现政治问责的三条道路 [J].
马骏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5) :103-120+222
[5]   责任政府论 [J].
张成福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 (02) :75-82
[6]  
公共部门的社会问责[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世界银行, 2007
[7]  
论李维[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意)尼科洛·马基雅维里(NiccoloMachiavelli)著, 2005
[8]  
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 上海人民出版社[德]康德(Kants, 1986
[9]  
联邦党人文集[M]. 商务印书馆 , (美) 汉密尔顿 (Alexander, 1980
[10]  
Stewardship and usefulness: Policy principles for information-based transparency[J] . Sharon S. Dawes.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 2010 (4)